本篇文章4311字,读完约11分钟
师昌绪,九三学社员工,中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战术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人物档案】师昌绪( 1918.11.15—.11.10 )出生于河北徐水,中国知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及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他多年来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是中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创始人、材料腐蚀行业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材料学之父”。 956年进入九三学社。 九三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顾问。 今年是师昌绪诞辰100周年。
“中国高温合金之父”是海外同行授予的称号。 他摆脱了国外的掣肘,因为我国没有与这个航空空航天军事行业相关的核心材料。 他也是,一生通过与各种材料打交道,在高温合金、合金钢等行业为中国创造了许多第一位。
他是我国着名的材料学家、两院院士师昌绪。
青年立志成为强国
师绪出生于河北徐水大营村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父亲师克和是清朝的高材生,以教师为业,母亲从事家务,一生勤奋。 昌绪7岁进入隔壁村莘塘铺小学,2年后转到徐水县示范小学,在全县统考中排名第一。 1933年,师昌绪进入县立第一高小,毕业后考入著名的保定师范(河北保定第二师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和家人一起去河南,进入冀绥平津联合中学。 随后,该校迁往豫西渤川,改名为国立第一中学。 1940年中学毕业后,他步行到陕南,进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并以优异成绩获得林森奖学金。
1953年,师昌绪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师昌绪树立“强国之志”,暗暗决心要让中国强大起来。 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学习。 为了实现实业救国的梦想,他大学选的专业是采矿冶金工程。 1945年大学毕业后,师昌绪前往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所属的四川电气化冶炼厂,从事炼铜方面的技术事业。 在工厂取得了2年以上的海外留学资格。 1948年去美国密苏里大学矿业学院进行真空冶金研究,1年完成研究生学习,获得硕士学位,获得麦格劳希尔奖。 1950年1月,他进入欧特丹大学冶金系,1952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师昌绪继续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1953年12月21日,师昌绪、张兴铉、李恒德等15人发出周恩来的联名信。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府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 为了回国,师昌绪、张兴鉌、李恒德等组织留学生两次集体写信给周恩来总理,表达不怕迫害、要求回国的意愿,并通过印度大使馆等致函周恩来总理手中。 1954年5月,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这些信成为中国政府抗议美国非法拘留中国留学生的重要证据。
经过艰苦的斗争,师昌绪于1955年回到了新中国。 那一年他35岁。 回顾刚回国的经历,师昌绪说:“回国后被分配到中科院。 科学院有关领导对我说:上海和沈阳选一个,哪里都有工作。 为此,我选择了当时生活艰苦的沈阳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从事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30年。”
真心实意报效国家
1968年,师昌绪(左二)到工厂检查发动机涡轮盘。
从1957年开始,师昌绪负责金属研究所“合金钢和高温合金的研究与开发”的工作。 他的工作集中在钢铁公司生产中的紧迫问题上。 在他的指导下,建立了钢中杂质的鉴定方法,并开展了夹杂物生成过程的研究。 这项事业被全国各钢铁公司宣传,促进了我国的钢质量提高事业。 为了高温合金的宣传和生产,他走遍全国的特殊钢工厂和航空空发动机工厂,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被称为“材料医生”。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国际关系的一些变化,我国工业面临极大的困难,特别是高温合金的生产制约了航空空工业的快速发展。 师昌绪根据我国缺镍、受国际封锁的情况,提出了用铁基替代镍基合金的科研思路。 他是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指导和开发了中国第一批铁基高温合金。 他和钢厂使用真空冶炼技术,开发了取代喷气发动机涡轮盘的铁基合金。 在全国高温合金会战中,师昌绪为我国快速发展变形高温合金加工技术创造了新途径,他领导的课题组突破了包套挤压技术的难关。 其间,师昌绪每天往返于沈阳与抚顺之间,无暇顾及夫人分娩。
目前,中国歼击机上零部件极为重要,它是不到10厘米的高温合金,其中有10个小孔,最小的孔只有1毫米,这种技术难度极高的材料决定了中国歼击机的安全。 1961年,美国开发了铸造空心涡轮叶片技术,并成功采用,但其技术严格保密。 英国人试过多年,性能不稳定,很棘手。
“我也没见过空心叶片,不知道该怎么办”40多年后,师昌绪回忆当时的科研经历时说:“但是,当时就以为是美国人做的,我们怎么做不到呢? 中国人不比美国人笨,只要肯做就一定能做。 ”
1964年,主管航空研究院材料与技术的副总经理荣科教授大胆提出“空使用心涡轮叶片提高涡轮工作温度”的方案,师昌绪主持空心涡轮叶片的研发工作, 很快,师昌绪组织了一百多人的攻势队伍,和大家一起日夜在金属所简陋的精密铸造实验室里奋斗。 他们与发动机设计和制造商等合作,突破难关,克服型芯定位、形状、浇注等难关,于1965年开发了我国第一代铸造多孔空心翼,这将我国航空空发动机性能推向了新的阶段。 英国之后走了这条路,正好花了15年。
“这样的叶子装备了我国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生产的大部分先进发动机。 多年来在这句话的问题上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 ”。 当时与师昌绪一起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原所长李依院士说。
胸有成竹
1982年,师昌绪参加了在印度冶金研究所举行的联合国开发署资助机构负责人会议。
长期以来,由于对国家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关注和思考,师昌绪成为高瞻远瞩的战术科学家,持续推动着我国材料科学乃至整个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
1984年,当了花甲的师昌绪调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系。 他敏锐地感受到了来自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系委员们就我国钢铁、能源、通信、计算机、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和科技人才的培养等重大战术问题进行了咨询,提出科技和经济不能“两张皮”。
早在1982年,师昌绪就和三位科学家一起提出成立中国工程科学院。 1992年,他再次与几位科学家联名致信中央,阐明设立中国工程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994年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师昌绪当选为首批院士和第一届副院长,主持了两次中国工程院长期快速发展的院系调整调研。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担任副主任时,他对我国基金制的迅速发展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建议。 他主持了《学科快速发展战术研究》,为我国基础研究的资助指明了方向。 1997年,中国开始了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的立项工作,只开始了农业、能源、新闻、资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5个行业。 在师昌绪等科学家的积极建议下,材料被列为要点支撑行业之一,推动了我国的材料科学研究进入了高速公路。
师昌绪因为学术上、科研管理上、国家科技计划上的成果和贡献,多次获得国家级和院、部级的荣誉和奖励。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他的四项成果获奖。 1982年,因在fe-mn-al合金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85年,因中国第一代铸造空冷涡轮叶片的开发和宣传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987年因低偏析合金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的同年,制定技术革命新材料计划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制定中国中长期规划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988年因领导制定了全国新材料快速发展长期计划和新技术革命新材料计划,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9年,高速气体雾化急冷粉末技术和装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同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2年,由于在冶金、金属和材料行业的杰出贡献,师昌绪被美国金属、矿物、材料学会( tms )授予“2002年突出奖”,是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此殊荣的科学家。 2004年,师昌绪获得“光华科技奖成功奖”。 年1月14日,师昌绪因奠定了材料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中的优良之木而获得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作为人类最重要”
师绪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渊博的学识和高度的责任感,正确把握和引领了整个中国材料科学技术和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于“战术科学家”的评价,他说:“我做这些都是从国家的需要出发,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预测的能力。 办这些案子不能光唱反调,要负责到底。 ”。
师绪一直在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呕心沥血地奋斗,对国家科技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 2000年,他就中国出现的“纳米热”向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撰写了“纳米科技现状和本人对中国如何开展这项事业的意见”报告,建议国家重视“纳米科技”,并指导协调有序快速发展,他的意见是 他还倡导和参与了我国高强度碳纤维的研发和应用,目前t300级国产纤维的生产已经立足于国内。 他还对中科院和工程院的咨询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参加并完成了许多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相关的咨询报告。
爱因斯坦说:“很多人都说智力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是错误的,是人格的。 ”。 师绪很认同这句话。 这里所说的人格,对科技工作者来说,包括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 年10月,中国科协、教育部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首都高校“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报告会。
在报告会上,师昌绪说:“通过多年的实践,我领悟到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标准,成为我多年来的座右铭:做人要以海纳百川、诚信为本、耐心为先。 工作要认真负责、坚持、淡泊名利的学问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探索创新。 其中,做人最重要。 ”。
一个身体能否成功,归根结底是人生观的问题。 关于人生观,师昌绪说:“人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须为人类做出贡献。 从一万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到今天的网络新闻时代,都是前人贡献的结果。 作为中国人,首先要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 这是我在青年时期树立的“强国之志”的誓言。 所以1955年,我即使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优越的环境下,也一定要努力回国。 回国后,一天到晚吃委屈也不后悔。 这将为振兴中华民族做出贡献”
在总结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经验时,他着重谈了三点感受:一是需要恒心和毅力,否则一事无成。 二是要依靠集体力量,相信每一个身体都有长处,做好指挥或指导者,发挥和运用他们的长处。 三是对水平的认识。
师昌绪说:“发表论文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在我从事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后,改变了看法。 衡量水平更重要的标准是能否处理实际问题。 准确地说,每个人的行动都有自己的水平,不要拿自己的所长来衡量别人的缺点。 这样,大家才能互相尊重。 ”。
杨琴冬子
标题:“师昌绪:“为祖国做贡献是人生第一要义””
地址:http://www.ao2i.com/bjxw/18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