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6字,读完约3分钟
推进国土空之间的生态保护修复,为建设美丽的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曹卫星常务委员会的发言
中共十八届以来,各级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土地综合整治、矿山土地复垦、海岸生态修复、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也必须看到,许多地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系统退化破坏,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载荷加剧的关键时期。
要实现自然资源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管理,必须全力推进国土空之间的统一生态保护修复,立足于多功能定位、多模式实施、多元化投入,积极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建设美丽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落实机构改革要求,加快生态保护修复一体化事业结构的形成。 自然资源是自然生态的物质基础,没有脱离资源生态或脱离生态的资源。 这次机构改革,通过优化政府机构的设置和功能配置,为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体制保证。 改革过渡期,有关部门在原有职责和事业开展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必须在连续稳定的基础上充分联系。 “三定”方案明确后,有关部门按照中央“一个事由一个部门管理大体”,尽快调整和落实相应职责定位,建立分工确定、统一协同的国土空之间的生态保护修复格局,使政多门,责任不明
二、确定中央投资渠道,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 生态保护修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持续快速发展,任务多而复杂、艰巨,必须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渠道。 中央财政建议设立“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资金”,首要用于国家生态安全、自然生态损伤严重的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统一采用中央自然资源资产相关效益,加大常规预算支持力度。 另外,地方各级财政也要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稳定渠道,扩大投入。 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诱惑作用,加强与金融资本的合作,运用资源资产上升、权益置换、特许经营等手段,吸引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
三、在多次国土空间计划的指挥下,构建生态保护修复的长期化制度保障。 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保护和修复管理,必须建立目标确定、行动一致、协调合作的长效机制。 必须逐步发挥国土空间计划对生态保护修复的制约作用。 加快完成“多规合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之间,严格执行国土空之间的用途管制,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推进绿色生产生活习惯的形成。 并根据“谁破坏、谁恢复、谁损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基本情况,监督生产建设单位依法履行生态保护修复义务。 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土地、矿产、财税、金融等政策,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建立“谁修复,谁受益”的激励机制。 并采取奖代补、奖补结合方法,推广多元化实施模式,激励各类社会主体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积极性。
四、制定技术标准规范,巩固生态保护修复科学化监管体系。 要建立目标一致、要素融合、指标衔接、协调优化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标准规范,为生态保护修复调查评价、空间规划、项目实施、检测评价等提供基础支撑。 发挥资源环境遥感监测的技术特点,形成全区域、各方面、全过程的集中统一监测监管体系,实现可跟踪、可评价、底数清、情况明。 加大相关行业重大科技创新的研发力度和投入强度,支持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示范工程,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作者是全国政协常委、自然资源部副部长、民盟中央副主席)
标题:“曹卫星: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 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地址:http://www.ao2i.com/bjxw/19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