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06字,读完约6分钟
SCI医学论文:今天,我们来结合部分科室遇见的实际问题,分享如何开展医学科研立题工作,让大家的医学立题做到快速立下、准确定位、让人称好。
一、常见的立题困境
1.想对现有课题深入研究,但匮乏创新点。
很多临床医生多年来围绕某细分方向研究,前期研究基础较为雄厚,但问题是该领域进行长期研究后,课题老化,找不到创新点。如:某肿瘤科主任医师围绕p38细胞信号通路已经研究很多年,虽然发表了很多高影响因子文章。但这种信号通路是研究热点,全球的医生都会关注,似乎任何一个点都有人已经在尝试去做。
2.想尝试新课题和技术方案,但不知如何设计技术路线。
很多临床医生基于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文献研究,已经初步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但是因为平时的科研训练较为薄弱,短期内无法制定出详细且可行的实验研究技术路线。
如:某骨科副主任医师,每年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数量能在全国排在前列,因此想开展该髋关节置换手术疗效研究,那么如何设计实验技术路线,把基础医学实验研究及临床医学相关研究如何紧密联系在一起?
3.初步筛选出多种细分研究方向,但无法确定优选领域。
很多临床医生虽然已经系统研究某个疾病领域,也比较深入了解各个细分专业,但对拟开展研究的可行性及预期成果难以衡量,所以面临着需要最终确定哪个细分研究方向的艰难选择。
如:某心内科主治医师为在读博士准备开题,如何从心内科这么多种细分领域中选择一个领域?因为此次开题的细分方向的确定不仅仅关系近几年的精力投入及经费投入,还涉及到博士期间科研工作是否可以作为毕业后持续研究的工作基础。
4.想取得某些科研成果,但时间数量质量均无法保障。
很多临床医生经常在某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就要截止时,眼见完不成相关的任务或者指标,急忙地来找预立医学的技术人员,说能不能想办法。这其实说明了医生在立题时并没有对预期的科研进度和成果进行认真规划。
比如,SCI文章作为主要的科研成果之一,多数临床医生在立题时对SCI文章的质量数量及发表速度相对模糊,不知道如何明晰化,即需要多少的样本量,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考察了哪些指标,以什么样的研究推进计划,才能预计在什么时候,可能发表一篇多少影响因子的文章。这些问题医生并没有在立题时认真去思考,工作随意性比较大,导致最终成果产出的时间、数量和质量没有保障。
二、立题困境解决流程
基于多年来与国内顶尖医院的优秀医生的合作经验,提出了以下立题困境解决的五步法:
1.明确科研立题的目标。
1)科研立题目标的关键之一:如何让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
许多临床医生与我们探讨科研立题时候,非常关心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情况,具体怎么做?通俗一点就是:基础研究需从临床中来,再回到临床中去。
基础研究的立项依据从临床中来:临床中发现的问题,需要结合基础医学手段解决;
基础医学的部分材料从临床中来:所获得病人组织及血液样本,是基础医学的研究材料;
基础医学的初步研究结果回到临床中去:与临床医疗结合,进行基础医学方案修正;
基础医学的研究成果回到临床中去:比如试制的肿瘤检测试剂盒与临床病理等结果对照,逐步提升临床检测及个性化用药的效率。
2)科研立题目标的关键之二:如何让科研工作的价值最大化。
科研成果有多种:课题基金、SCI文章、发明专利、科技奖项等。不要轻易忽视任何一种科研工作的产出,最大化同一课题研究的价值。
如:实验研究发现了新颖性的microRNA并阐述了与某脑卒中细胞信号通路相关,既可以撰写SCI文章,还可以同时申报发明专利,可惜的是很多临床医生用该成果仅仅发表了SCI文章,对专利的作用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事实上,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转化医学工作的推进,专利的作用未来会越来越明显。
2.系统的文献检索查新
1)检索相关领域的最近2年内的高水平SCI文章,阅读文献几十篇至上百篇;
2)检索最近2年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重要基金列表,获取5-10套新中标基金标书的递交文件;
3)检索最近2年高质量博士毕业论文10~30篇左右;一般要求重点研究所/大学博士论文,最好是临床专家带的博士生;
精选3~5篇高质量SCI文章,结合自身优势,选择研究的着眼点;精选2~3套基金标书为模板构思课题研究方案的逻辑性;精选3~5篇博士论文,作为落实具体实验方案大多数细节的模板。
3.实验技术方案拟定
1)实验方案拟定:在初步确定研究的着眼点后,基于临床医生现实科研条件,拟定实验技术方案的初稿;
2)实验方案修改:反复修改实验技术方案,多请专业人士协助修改或者疑难解答;有经济条件的话可以请专业性技术公司予以协助修改;
拟定实验技术方案可长可短,在方案可行性基础上,最主要的为技术路线逻辑性及先进性。由于临床医生接触最新实验技术相对于基础医学研究者较少,老化的实验技术会将立题的研究结果变得干瘪枯燥,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4.实验技术方案开展的修正
百密一疏,立题后,实验技术方案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修正,主要因素为人力因素、经费因素及实验平台因素。
1)人力因素:人力因素投入与选择实验技术路线复杂程度有关。如制作新型纳米银类骨科器械,是否可以用三维打印替代,节约实验时间?分子生物学试验中是否多采用一些预制凝胶及多种类型缓冲液,提升实验效率?
2)经费因素:比如,组织芯片的研究效果一般强于传统免疫组化,但是成本增加明显,是否可以增加传统免疫组化工作量,减少经费投入?
3)实验平台因素:临床医生去哪里做基础实验?本医院实验中心还是附近医科大学的实验室?通常医院自有实验中心的小型仪器及常用试剂总是缺很多,实验开展很是操心,且效果不一定好。
标题:医荟园 医学科研立题做到“快、准、好”的技巧
地址:http://www.ao2i.com/bjxw/19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