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32字,读完约6分钟
公共汽车和地铁占座、不尊重斑马线、身高空投掷物体、遛狗不牵绳、机动车辆插队、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将依法受到规范和处罚。11月25日上午,《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提交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
根据该法案,该市将探索建立“文明行为奖励和反馈制度”,文明行为记录将与诸如评估和表彰、结算奖励积分、住房和医疗保障等优惠政策挂钩。
同时,我们将重点整治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共用自行车、擅自泄露他人信息和隐私等六个方面的24种不文明行为。
文明行为有望享受共同激励
参与垃圾减量分类、爱护共用自行车、文明养狗、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等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都包含在文明行为规范的相关条款中。
为加强对文明行为的引导,议案明确规定市、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公开招聘等方式成立公共文明引导小组,协助宣传、引导和监督文明行为。此外,建立文明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文明行为评价,制定肯定列表和否定列表,作为文明行为推广的参考,并向社会公布。
进一步鼓励公民观察和享受文明。该法案建议城市应建立文明行为记录系统,并加强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信息的记录、收集、共享和使用。同时,探索建立文明行为激励和反馈制度,完善考核表彰、结算加分、住房和医疗保障、公共服务优惠、困难救助、文明行为记录现金奖励等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将文明行为记录作为招聘、晋升和待遇奖励的重要参考条件。
这意味着对文明行为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将获得真正的奖励。这些激励措施能够有效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为城市道德文明建设增添新的动力。
着力纠正24种不文明行为
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丛表示,根据社会舆论的一致意见,该法案准确描述了人们普遍讨厌的慢性病和不良习惯,并与鼓励和倡导的文明规范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对比,重点关注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共用自行车停车等6个领域的24种不文明行为。并授权政府对关键治理的范围和领域做出具体规定。
关注24种不文明行为,包括:
环境卫生的四个方面:
包括随地吐痰、随意倒垃圾、在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或排队等。;
公共秩序中的三个项目:
包括在公共场所从建筑物上投掷物体、裸露胸部和裸露背部,以及通过娱乐和健身活动干扰人们;
6项运输:
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占座、不礼貌的行人、不加区别地过马路的非机动车、共用自行车和不加区别地停车;
社区生活的四个方面:
包括在走廊堆放杂物,不系绳子遛狗,擅自安装地锁;
旅游订单三项:
包括攀爬花草树木和非法饲养动物;
网络通信中的四个项目:
包括未经授权泄露他人信息和隐私、发送骚扰短信等。
共享自行车被停放或罚款
在处罚方面,丛介绍说,如果其他法律法规对不文明行为有处罚规定,该法案将不再重复。但是,法案中重点关注的24种不文明行为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范围内进行严厉处罚。
此外,该法案还对未明确规定处罚措施的不文明行为设定了新的处罚措施,如向建筑物投掷物品、向居民区乱扔垃圾、快递等企业未能有效履行相关管理职责的行为。;群众普遍反感,反映了现有处罚过轻的行为,增加了罚款数额,并规定了公开曝光、约谈整改、社会服务等措施。
例如,针对严重影响市民生活的不文明行为,如乱停共用自行车、乱开快递车辆等,条例草案规定,互联网出租自行车经营者应加强车辆日常维护,保持车辆整洁,及时报废车辆。清理和更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规范承租人使用和依法停车,维护交通秩序。违章停放车辆影响道路交通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或罚款50元。企业未履行相应管理职责的,可以约谈负责人;拒不改正的,可以限制车辆行驶,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在备受关注的速递及外卖行业管理方面,条例草案规定企业应建立内部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统一登记及定期检查企业使用的车辆,以消除安全隐患。企业未履行安全主体职责,员工多次违反交通秩序,造成社会影响的,可以约谈相关责任人,并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拒不改正的,可以禁止其车辆上路行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严重的不文明行为或与个人信用挂钩
为了应对近期的热点问题,如地铁巴士霸权、机场车站问题、吸烟场所吸烟等。,法案规定,如果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进行不文明行为,管理单位有权劝阻;如果你不听劝阻,你可以拒绝提供服务或说服他们离开,你不能退还已经支付的费用。
至于“高度空抛掷物体”的行为,条例草案规定,物业经理应劝阻及纠正向建筑物外抛掷物体的行为。拒不改正,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处一千元罚款;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不文明的行为不仅应该“就地惩罚”,而且应该“记录在案”。该议案提出,本市应建立健全不文明行为日常检查和联合惩戒机制,加强不文明行为行政执法信息的公示,并通过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收集。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应加强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证据互认,加强非现场执法,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相关领域的不文明行为;对严重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联合处罚。行政执法人员在处罚不文明行为时,可以根据执法需要要求行为人提供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身份信息。
同时,法案规定,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发现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投诉和举报;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拍照、录音、录像的记录可以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执法的参考。
为了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体现“教育先行,惩罚先行”的精神,议案提出建立“社会服务”制度,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对违反规定的不文明当事人的不良后果,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主动申请参加相关社会服务的,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北京日报公开号的内容
标题:北京集中整治24种不文明行为,最高罚款50万元
地址:http://www.ao2i.com/bjxw/8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