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24字,读完约10分钟

社会科学到底是科学吗? 为什么中国社会科学的地位比自然科学低?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与国际差距有多大? 3月25日下午,北大博雅讲坛邀请了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乔晓春,召开了“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有多远”的讲座,阐述了中国社会科学存在的“不科学”问题。 乔晓春在讲座现场 赵璐供图中国社会科学行业的五个奇怪大象乔晓春刚进入社会科学圈时,觉得有“问题”。 在进入人民大学读人口学研究生之前,他在学习数学 “学习数学是有习性的。 每天上课是老师先讲定理,然后在整个课上论证那个定理。 社会科学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往往从一个结论得出另一个结论,没有说明和证据 有很多结论,表面上直观上似乎是对的,但深入思考就知道错了 那时乔晓春学习的社会科学做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用哲学的做法进行了研究 乔晓春开始怀疑社会科学的所谓结论 经过多年的研究,乔晓春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社会科学专业门槛非常低 谁都可以研究。 比受过十几年专业训练的人都好。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乔晓春分别分解中国社会科学行业中的五个奇怪现象 第一,非专家比专家在社会上有影响 乔晓春以二胎政策为例,网上有名的“专家们”长期在讨论二胎政策,但没有一个真正进行研究的相关学者 另外,乔晓春发现了目前出版的人口学专业书籍,作者都没有认知。 “人口学是小学科,一起没几个身体,每天开会这几个身体都没有。 看着就腻了,好像没有新面孔。 “虽然不是人口学研究者,但也有人写人口学的专业书,说好,乔晓春不能理解 第二,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很容易进入专业行业 乔晓春有一次在人口学研讨会上,路过门口的路人举手发言,反驳前学者的意见,谈话结束后,大家为他鼓掌,以为他说得很好。 乔晓春开始反省,为什么受过专业训练的学者被路人说倒了? 这些年难道是白白学习的吗? 乔晓春发现社会上有名的学者往往是经常出现在媒体上,影响一点社会活动的人,但实际上,在媒体上不是专业的语言 “用大众的语言,学术一般不能或正在科普 “乔晓春强调,属于专业社区的人用专业用语对话,普通人不擅长听。 “在海外,一门学科的成熟度取决于这门学科是否有专业词典 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不能成为专家或者没有资格在这个行业研究。 老百姓只在乎结论,不在乎证据,但在学术界,说结论必须提供证据来源 ”(乔晓春提醒学生们,真正的学习不是学习别人说了什么,而是学习分解问题的思路,如何解释这个问题。 作为学者,这是首先要学习的。 第三,社会科学的许多研究是通过经验、感觉和哲学推理得出结论的 乔晓春发现许多社会科学论文没有数据,都讲理论和感情。 1995年乔晓春被邀请参加北京世界妇女大会预备研讨会,在会上他提出了很多问题,最后会场想把他赶出去 “学术应该是平等的气氛,我错了可以反驳大家,为什么不允许我说话呢? 后来他们发现我不是女性,总是发表意见是他们受不了的。 “乔晓春反省,如果社会科学研究是依靠经验进行的,人口学研究就会死亡,难道只有死两次才有资格研究吗? 第四,结论一般是通过争论得到的 在乔晓春看来,社会科学的结论没有绝对的正确性和错误,一定有条件 在学术问题上一味争论就像进行辩论比赛,没有绝对的对错,完全是浪费时间 那么结论应该怎么得出呢? 乔晓春依然以辩论赛为例,辩论题假设“父母离婚是孩子是否也容易离婚”,最好的方法是发行问卷,用数据模型说明自己的观点。 “科学和非科学的区别是科学必须说明结论。 除非别人推翻论证过程,否则不能推翻你的结论。 “第五,不要回顾文献,研究只靠想象 乔晓春当自己成为《人口研究》杂志的主编时,为了推进学术规范化,决定不发表没有参考文献的论文。 但是出国后他反省这个其实没什么意义。 中国论文引用的多个文献,本身是不经过证据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大部分人拍拍头想象的,因为没有证据。 如果没有说明,不应该称为结论或已经完成的研究 “乔晓春建议学生们可以把这个“结论”作为自己的研究选题,说明一下,真正的署名权应该归自己。 社会科学面临的课题:研究对象多而复杂不明的人类科学是什么? 乔晓春引用海外书籍的定义:科学是解释经验现象的一系列系统的做法 经验现象是可观测和可测量的客观事实 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以做法为手段,有规律地表现杂乱的表象事实 在实际的研究中,经常将事实抽象为数据,比较数据进行解决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这个结论是事实,是从数据中得到的结论,不是研究者。 研究者是事实的收集、整理、组织、分析者,不是事实的载体,个人的经验和心情不能作为通常的事实得出结论 “在乔晓春,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难。 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是很多复杂的对象,不明确的对象。 如果你已经把幸福感作为研究课题,收入高一定很幸福吗? 教育水平高会幸福吗? 其影响因素非常多,而且因素和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经常相互干扰,这是很多复杂性的问题 “人的行为决定因素非常多、复杂,不像自然科学的决定因素那样非常简单,有明确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函数可靠地表现。 ”乔晓春说 假设我们讨论离婚问题 有两对夫妇,所有条件都一样,但结局是一对分手,没有一对。 “同样的行为,原因可能不同,相反,同样的原因结果可能不同。 这是个不明的问题。 “乔晓春说,研究社会科学需要使用统计,不能使用明确的函数。 因为统计是重视模糊性的方法。 那么大数据对社会科学研究有用吗? 乔晓春认为大数据是有限度的。 “社会科学研究反映了普通人的结果,但大数据有时只比较特定的人。 另外,大数据多与独立变量有关,合并所有的变量并不容易,但社会科学用的数据中有很多变量,可以连接变量和变量之间 学术研究探讨因果关系,但大数据强调一个事件,只能得到相关关系,因此科学研究有限 另外,乔晓春预测,如果大数据在某种程度上迅速发展,将会发生科学主义盛行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所有人的行动都被记录下来之后,就可以预测人的未来了。 “比如,找对方,大数据熟练后,在网上预测。 网上已经记录了所有人的结婚情况,输入新闻后,系统会告诉你该找谁。 如果他说他用数据找丑陋的你,你会更幸福。 我该怎么办? (乔晓春解体,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多而杂,其研究方法应该多而杂,但在实际研究中,有些学者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根据感觉很容易解决。) “社会科学有很多感觉性的研究,结论是常识性的 我认为你是对的,他事先说了。 “在乔晓春,社会科学很容易不科学,第一个原因是很多学者混淆了研究主客体。 “你和研究对象都是人,但不能代替你的研究对象回答问题。 有人认为他过去有很多经验,有资格回答,但他所经历的并不代表他的研究对象的经验。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东西,人体会不到东西的感觉。 因为这种自然科学不会引起这样的问题 “例如,要研究这张桌子,必须解剖后知道有什么成分。 你不能代表桌子说。 因为你不是桌子。 但是人可以这么做。 学习海外理论后,根据中国文化背景进行改造,按照“把个人经验和心情作为通常结论,在普通人群中宣传”的研究思路,经验丰富、口才和文章好的人容易成为专家,“社会科学的很多论文如诗如书吗? 但是,在海外,学术论文基本上使用最简单的词汇和语句,不使用很多模糊的复印件来谈论学术。 “但是,在中国越是模糊,越是这样的大词,这个复印件越容易发表。 第一个理由是我们太关注表面的东西了。 “乔晓春解体,中国做学的理念与西方完全不同,西方是使学问变得简单,中国理念变得非常深刻。 “我记得当时进人民大学做人口理论。 我本来以为很简单。 下课后我很混乱。 后来,我对理论作了结论。 理论是什么理论是扰乱懂的人 “乔晓春以统计学名词“极大似然推断”为例,英语其实是(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 ),也就是“可能性推断”,“我以为这一定是做汉文的人发明的,学习前晕过去了。” 我先学中文,然后用英语再学一遍,我感觉被骗了,完全被骗了。 “乔晓春提倡学习海外理论,重视被证实的可信度,“海外理论的形成有最基本的前提,是被证实的。 总结迄今为止的研究和结论总结普遍的法则被称为理论 但是,关于海外理论如何适用于中国,乔晓春还是有疑问。 “比如,在自信研究中,外国人会直观地告诉他的心情,但中国人很绕圈子。 研究者必须理解他的意思。 这是中西文化的差异。 “乔晓春认为学习海外理论后,应该考虑根据中国文化背景进行改造和完整性的方法。 “遗憾的是,中国这三四十年的变化对中国人的变化来说太大了,但遗憾的是,没有一个研究能反映这种深刻的变化。 我们没有办法。 “乔晓春介绍说,他在美国上过《生命历史》课,研究过社会事物对人的影响。 一位老师研究了从美国大萧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美国一代人的影响反映了美国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后来,我在课上告诉这个老师,你的生命历史是研究社会问题对美国人性格的影响,但在美国什么也没发生。 把这种做法带到中国,中国人“文革”,上山下乡,改革开放,特别是农民进城,翻天覆地,可惜没人研究。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带到中国来研究,而且对理论做法也有很大的贡献 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乔晓春说:“如果社会科学继续这样做,结果不仅会制造大量的学术垃圾,学生不使用数据,不擅长数据观察的做法,不擅长看海外的学术论文,不仅知道做法,也知道想法。” 然后每天喊我们进入世界一流。 事实上,在乔晓春看来,中国学生有很大的特点。 “我们在中学、高中的训练很好,世界上没有中国中学生的经验。 恶魔训练,高考,我们学生的基础非常好。 但是上大学后,社会科学容易抛弃数学,数学是社会科学做法的基础 乔晓春说,只有在专业训练成为学科必要的准入条件的情况下,社会科学才成熟 “实际上,如果有一门学科是用规范、技术和做法研究的,其他人就不能进入你的学科。 最后乔晓春总结了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有多远。 结论是,我们还没有出发,不在同一条路上,所以无法测量距离。 “吵架时我们在中国下功夫,就像人使用现代武器一样。 中国学者能把图纸画得很漂亮,但做法工具不足,造不出这栋楼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热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有五种怪现象,它存在那些“不科学”问题

地址:http://www.ao2i.com/bjxw/14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