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62字,读完约10分钟
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东省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出售香烟 1840年6月英军发动了鸦片战争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1)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 2 )赔偿金洋银2100万元3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个地方作为通商口岸4 )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必须与英国协商 《南京条约》的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的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2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被破坏,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第一矛盾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发展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第一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四)反侵略反封建将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项历史任务。 五)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1842年魏源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1856年英国利用“阿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了《天津条约》:1)以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个地方为通商口岸。 2 )允许外国人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的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 )外国公使派驻北京,可以在通商港设置领事馆5 )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点燃圆明园 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完全有效2 )增设天津作为商口)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边界街以南地区割让,归英属香港界4 )赔偿英、法军费分别为白银800万两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影响: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中国门户,使中国失去了越来越多的主权,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师夷长技自强”标榜,开展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开始,但洋务派进行洋务的根本目的是维持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理发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技术制造,不希望改革封建政体 另外,洋务公司在经营管理上也有很多弊端 1861年清政府设置了“总理机关”,奕担任总理大臣 1862年在总理机关设立京师同文馆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立了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军事公司 1869年在上海开设了发昌机械厂,赞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20世纪70年代清政府建设北洋水师 1872年(1)容闳比曾国藩带领30名幼儿赴美留学 (2)陈启源在广东南海设立昌隆机械丝厂(近代中国第一家丝厂) (三)《申报》 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 1881年中国人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开通了 1894年7月25日(一)甲午中日海战 (2)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 1895年4月(1)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统治。 把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两亿两。 以增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输销售内地免除内地税 《马关条约》的影响:《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屈辱国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也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引起分割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二)反割台斗争,台湾全境沦陷 (3)康有为,在梁启超共同应试者公共汽车上写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1896年维新新闻《时报》 1897年(1)德国占领了胶州岛,引起了列强的分割狂潮 (二)商务印书馆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生宫廷政变,戊戌变法失败,被称为“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维新派积极提倡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传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强烈冲击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 戊戌政变后,怀疑旧学,欢迎新学,要求民主主义的人很多 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毅然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中国提出“利益俱在” 1900年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地利匈牙利盟军侵略中国 1901年清政府与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地利匈牙利、西、荷、比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偿还,利息9.8亿两。 拆除北京到大沽的炮台,将允许各国从北京向山海关铁路沿线的要地派遣军队的北京东交民巷定为“大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在界内,各国派遣军队进行保护。 对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质的组织,不致力于镇压反帝运动的官员,“立即解雇,不叙述”。 总理机关一定是外交部,名列六部之首 《辛丑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是继《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另一项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01年~1911年清末新政 1905年成立了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提出了“驱除鞑靼斯坦、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概述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主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总统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诏书退位,清朝结束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在袁世凯手里 (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条约法》; 辛亥革命的意义:1)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2 )建立了中华民国。 三)中国历史上首次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合同法》,赋予人民一些民主权利。 4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5 )必须给中国先进分子巨大的刺激和深刻的启发,使他们意识到必须寻求新的救国救民之路 局限性:辛亥革命以与旧势力妥协告终,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来改名为《新青年》),发表了《敬告青年》,兴起了新文化运动 1916年杜亚泉在《东方杂志》上谴责新文化运动,拉开了中西文化争论的序幕 1917年初(一)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校长 俄罗斯10月革命胜利,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递 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法俄革命比较观”、“平民胜利” 1919年(一)《新青年》发表了《马克思研究特辑》,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二) 5月4日,“五四运动”(北京天安门前)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年6月中共三大 1924年1月国民党在“一大”提出“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926年北伐开始,推翻了北洋军阀 1927年(一) 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二) 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 七月十五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了“分共”会议,发生了“七一五”政变 政变后,宁汉汇合 (4)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革命根据地 1928年井冈山会师(朱德、陈毅、毛泽东)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宣布修订新约圣经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东北易旗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统一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生了满洲事变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日本扶植前清逊帝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国 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历史意义:遵义会议是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救党、救红军、救中国革命、关系党在历史上生死的转折点 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在甘肃会宁会任师,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没收蒋介石,向全国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召开救国会议。 这表明了在“西安事变”中和平处理西安事变的方针。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 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了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正式形成了基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渚沪会战开始 1937年9月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日军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天李宗仁指挥军队展开徐州会战,台儿庄之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战果的最大胜利 1938年10月武汉会战后,日军占领了武汉,抗日战争进入了战术上的互让阶段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进行了“联合政府论”的政治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1946年6月国名党入侵中原解放区,爆发了内战 1948年9月12日林彪、罗荣桓辽沈之战,东北全境解放 19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淮海战役中,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 在1948年11月~1949年1月的平津之战中,几乎解放了华北全境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宣布国名党统治结束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制定了《共同纲领》,实行了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各民族的人民民主独裁(国体)。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网
标题:【热门】中国近代史大事情简介
地址:http://www.ao2i.com/bjxw/14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