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67字,读完约5分钟

引言:

清明节其实是名副其实的春节——把春天三大节日融为一体。 首先是清明,这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后108天。 二十四节气是考虑太阳视运动的结果,因为与阳历的关系比较稳定,所以每年清明总是在阳历的4月4日或5日。 “万物在这个时候是洁净的、明洁的(或者说“干净、明洁”,所以被称为清明。 (《岁时百问》)。

“李汉秋讲清明四重奏:中华文化人伦情怀的表现”

其次,寒食节是冬至后105天,总是清明前的两三天,那时停火,只有冷食,所以被称为寒食。 火对远古人类极其重要,很快就会有火的崇拜,至今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都有盛大的火把节,奥林匹克运动和火炬的传播,我们还在说“工资火的传”。 伐木取火伴随着人类很长,古代的先民不同季节用不同的树取火,比如“春去榆树火,夏去枣杏火”,换季改火时禁止寒食,很快就成了礼节。 这个俗汉之后,虽然稍有休息,但由于唐与盛极、清明相连,因此融合在了一起。

“李汉秋讲清明四重奏:中华文化人伦情怀的表现”

再次,上巳节是旧历的3月3日,即使现在3月3日也是西南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有时也被称为“迎接春节”或“祭祖节”。 寒食节与火有密切关系,上巳节与水有密切关系。 有名的“曲水流貚”来源于水上祭祀。 洗澡也是重要的习俗,过冬后,自然拥抱,投河洗澡。 孔子和他的弟子都认为这是最快乐的事件。 到了唐代盛极,杜甫的《穿越丽》开头就写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丽人多。” 三月三接近清明,唐代完成了与清明、寒食的融合。 王维的诗《寒食城东即事》说:“少年分天漫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诗的题目和寒食清明上巳都融合在一起了。

“李汉秋讲清明四重奏:中华文化人伦情怀的表现”

因此,清明节的文案非常丰富,可以听到《清明四重奏》——生命清明、家风清明、政治清明、生态清明,其核心内涵和情感本体是缅怀先人和已故亲属的,是中华文化人伦情感的典型表现。 其价值观是增加生命的意义,文化功能是聚集集体,和谐天人。

“李汉秋讲清明四重奏:中华文化人伦情怀的表现”

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儒林外史》学会会长李汉秋(资料图)

生命清明——提高生命的文化[/s2/]

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是人类永恒的悬念,这是潜藏在心底人性本能的叩诊。 当我站在清明节死去的亲人墓前和骨灰盒前时,这个问题油然而生地浮现:那么近的活跃生命哪里去了? 抚摸亲人的墓碑、骨灰盒,就像抚摸亲人的身体、灵魂,一边感受着“生死两茫沙漠”的悲怆,一边怀念生下我的恩泽,让人们停下色彩,停止匆匆的人生脚步,面对死亡,追寻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在生死的感悟中,灵魂颤抖,接受洗礼和净化。 因此,清明节试图解决生与死的联系、联系、信息表达,触及人的终极关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精神,是最具生命意识的中华自古流传下来的节日。

“李汉秋讲清明四重奏:中华文化人伦情怀的表现”

从中华以前流传下来的主干儒家思想入世,邀请人们为彼岸世界祈祷,经营这个岸世界。 将对“天堂”、“冥界”的期待,引导到现实人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构建自己身边与现实社会的人伦和谐。

“李汉秋讲清明四重奏:中华文化人伦情怀的表现”

物质生命是有限的,活不了多久,但精神生命却是无限而长久的。 前者容易腐烂,后者是永久性的。 生命之火如何持续? 我们的祖先很重视“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什么样的人生精神可以永垂不朽? 古人的回答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文祥的《人生自古无人死,留丹心照汗青》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人生价值取向。 汗青是史书,青史留名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 古代没有发达的信息舆论载体和传播手段,史书成了社会公论的载体和传播媒体,史官成了社会公论的主持人、正义的捍卫者。 根据《左传》,春秋时期,齐国权臣崔梭设计杀死齐庄公,自称相国。 他怕史官记得自己弑君的罪行,特别要求史官写庄公病死了,太史伯写秉直书崔梭君,崔梭大发雷霆杀了太史伯。 当时的史官按照家族世袭的惯例,邀请其二弟太史仲撰写。 面对死亡的威胁,太史仲依然诚实。 崔杓怒不可遏,又拔剑杀了太史仲,邀请他俩三弟太史叔叔写道。 太郎看到死亡平静地说。 秉笔直书是史家的天职,与其失职,不如牺牲。 崔梭再次生气杀人,让其四弟太史季写下。 太季马上就写了。 崔杓拿着一看,还是他弑君罪,他的暴力权威压不倒史官的正义。 《秉笔直书》的史官和史书表明,自古流传《春秋》的史书能起到激荡发扬道统的作用,名垂青史,这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

“李汉秋讲清明四重奏:中华文化人伦情怀的表现”

因此,我们的祖先每天早晨修整历史,创造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史系列,记录人懿行嘉言,名垂千古,发扬优秀精神传世至今,成为“三不朽”的最佳载体。 这种“三不朽”的想法促使人提高生命价值,延长精神生命。

“李汉秋讲清明四重奏:中华文化人伦情怀的表现”

清明节的缅怀范围,现在扩展到缅怀革命烈士,可以进一步扩展包括民族英雄、杰出历史人物在内的先贤英杰。 他们是前人中的领导者,揭示了生命的崇高价值,是“三不朽”的例证。 热爱祖国始于热爱家乡,家乡先贤是故乡历史和山川风物的灵魂,祖国的大小和城乡充满了英杰的足迹。 我家在福州三坊七巷,我家老屋周围几百米以内,不仅有民族英雄林则徐、革命烈士林觉民,还有近代先贤严复、冰心。 清明节可以组织青少年拜谒英杰陵园、墓地、纪念碑、故居、遗址,举行入团、入团、成年礼等仪式。 这些都是非常生动具体的人生观教育和中华文化精神熏陶,很多人的志向都是从崇尚家乡先贤开始的,激励了他们提高了生命品格。

“李汉秋讲清明四重奏:中华文化人伦情怀的表现”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立业立言,立德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古人把它放在“三不朽”的首位,从这方面来看也是有道理的。 通过清明节的回忆,得到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传承。

标题:“李汉秋讲清明四重奏:中华文化人伦情怀的表现”

地址:http://www.ao2i.com/bjxw/19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