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3字,读完约4分钟

兰州抑尘剂

  芳草绿野细雨纷,又是清明哀思时。每年四月初的清明节是中国老百姓最器重的传统祭祀节日之一。近几年,在国家“文明祭扫”的倡导和移风易俗的影响下,老百姓传统的烧纸钱、放鞭炮、乃至摆“清明酒”的祭拜方式已悄然发生变化,“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收集云祭祀”……老百姓越去越习惯用这些清新的方式寄托对亲人的缅怀。

  4月4日上午,在湖南省江永县梅花山公墓,往年烟火弥漫的场景已不见,人们大都手捧鲜花和火果,或者在公墓门口的文明祭扫办事点上,免费支付树苗,栽一棵树、献一束花,以如许的方式祭祀先进。

  据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古龙社区党收部书记罗金凤引见,往年清明节村民都会大量购置爆仗、纸钱、喷鼻烛等用品,还要大操大办“清明酒”,浪费挥霍严重。“目前把禁止大操大办写进了《村规民约》,环境大不一样了,献花、种树等文明祭扫成为首要情势。”

  江永县是劳务输出大县,上江圩镇河渊村有300多人在中地务工,决定清明节不返乡的约占95%。越去越多在中打工的村民也习惯通过收集祭祀等绿色方式追思先人,构成了文明清新的祭祀新风俗。

  位于西安市郊的凤栖山人文纪念园,清明节前就已迎去了三次祭扫顶峰。“纪念园以往每年有近40万人前去祭拜,今年为了践行文明祭扫和疫情防控的需求,我们从3月初就通过微信公众号和短信,屡次提示大师错峰祭扫。对于不能亲自前去祭拜的亲属,我们在清明节前举行了公祭活动,并开通了代客祭扫和网上祭祀,通过多种渠道让人们表达对亲人的缅怀。”纪念园办公室副主任胡颖引见说。

  在祭扫方式变得更文明更生态的同时,中国老百姓选择的殡葬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西安市阎良区北部的荆山塬,掩埋着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湍,同时也是汉皇树葬墓园所在地。在墓园的最北端,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柏树林。4日上午,一棵棵柏树前站谦了前去祭拜的大众,他们将丝带和卡片系在柏树枝头,里带哀思。“生如夏花之辉煌,死如秋叶之静好。老头子,一起走好!”卡片上的缅怀之语让人动容。

  “这是墓园的树葬区,每一棵柏树下都长眠着一名逝者。近年去,树葬的方式被越去越多老百姓接受,这一片区安置了2000多名逝者。这类生态葬的方式,土地之下是可降解的骨灰盒,土地之上出有墓碑,只有编号。亲人祭扫时,一样平常选择祈福丝带和缅怀卡片,或者在林区前刻有每一名逝者名字的生命纪念墙下奉上鲜花。”墓园卖力人冯林庆引见道。

  清明时代,浙江省磐安县统一采购了菊花,免费发放到14个乡镇(街道),开展“鲜花换烧纸”活动,倡议用敬献鲜花、踏青遥祭、网上敬拜、栽培花草树木等绿色低碳方式寄托哀思。同时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截至目前,全县建成23座骨灰堂,共有13例骨灰实施了海葬,尚有6例正在等待海葬典礼。

  家住浙江省新昌县南明街道市中社区的吕秋灵,今年在家里烧了一桌好菜去敬拜怙恃。五年前,吕秋灵父亲的骨灰撒入了舟山普陀莲花洋;2020年7月,吕秋灵的母亲同样选择了海葬。“我为爸妈的这一选择感应骄傲,如今他们达故意愿,取海为伴,应当会很乐意的。”

  吕秋灵说,往年他们都会带上怙恃生前爱吃的食物和鲜花好酒,乘车前往普陀敬拜。“今年由于时间本因,就只在家里烧了一桌好吃的菜肴去祭拜。”她说,清明祭祀重于心而不拘于形,她相信怙恃能感受到家人对他们的缅怀之情。

  清明节同样是一个想念先烈的日子。清明节前夕,山东济南市五龙潭公园好铭广场迎去了一群少年。在党的一大代表王尽好、邓恩铭的雕像前,济南市舜耕小教正式成坐“王尽好中队”“邓恩铭中队”,以此招呼全校师生纪念先烈、教习先烈。

  “做为家乡教校,我们以英烈的名字成坐两其中队,就是进展让同教们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义务。”舜耕小教校长胡爱红表示,教校还聘请了高校思政教师、在校研究生担任导师和校中领导员。他们将到同教身旁讲党史、谈未去,共同传承革命先烈的精神。

标题:清明祭扫清风扑面是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

地址:http://www.ao2i.com/bjxw/20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