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26字,读完约7分钟

最美太极老人 | 刘端祥:太极哲学 处世之道

——2022 年(第三届)“敬老得福•北京最美太极老人” 展示活动


刘端祥,76岁。1982年曾向马汉清老师学习六合螳螂拳,1983年曾向孙志君老师学习游身八卦连环掌,从1987年开始,先后向孟昭显、陈小旺、陈庆源、崔仲三、陈林、王暮寒等学习太极拳。2018“武林战纪杯”北京国际武术大奖赛中荣获“老年组传统拳一类A组(陈式太极)第一名”。



为积极响应全民健身号召,10月1日至11月1日期间,由北京市老龄协会、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主办的2022年(第三届)“敬老得福·北京最美太极老人”展示活动如期展开。

   秋日的早晨,天气爽朗,奥森公园成群结队的金鱼一如既往地在湖中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刘端祥老师步履轻盈地走了过来,他神采奕奕,一见面就娓娓道来太极拳的各种妙处,还鼓励我学练太极拳,他的语言水静沙明,明心见性,自然流畅,充满着生活哲理与处世智慧。这与他练习太极拳,有着莫大的关联。



▲刘端祥演练太极拳

     

耳濡目染,提升修养

     为了习武,刘端祥曾转益多师,他介绍说:“我遇见的师父、老师们,功夫好、人低调,德艺双馨,都具有忍耐和担当精神,他们对我影响很大。”说着,他忆起几件往事。一次,刘端祥与太极拳启蒙老师孟昭显先生骑车到公园练拳,途中孟老师自行车被莽撞小伙撞倒,本以为会发生冲突,谁知孟老师一声不吭把车扶起便乐呵呵地往公园走;还有一次孟老师坐公交,遇上四个年轻人欺负一个外地人,他打抱不平,四人便挑衅让孟老师下车,下车后他们看孟老师器宇不凡,正气非同一般,便识相走了。这两件事情对刘端祥触动非常大。他说:“孟老师与陈小旺、孙志君,马汉清等老师都具有儒雅之气。陈小旺老师演练的炮锤虎虎生风,非常震撼,但他讲话慢声细语,待人谦和。其他老师,同样如此。他们的言行与功夫,深深地影响了我。”


▲刘端祥演练太极拳


        太极哲学,处世之道

      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巧胜拙、以慢胜快,蕴含着深奥的哲理。刘端祥说:“太极拳充满着哲学文化——开合、虚实,刚柔、进退、上下、左右、顺势等,这些思想提高了我的思维能力与办事能力。我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自然运用太极哲学去思考问题。比方陈小旺老师说太极拳就是以丹田为中心的带动周身的运动体系。我在考虑问题上也要系统考虑整个体系。”

       刘端祥开心地说:“我退休后,身边许多老同志、老干部都愿意随我旅游,为什么?主要是我在途中会充分考虑旅游目标是什么,路线是什么,每个旅游点应该几点出发、几点住宿、吃饭,以及如何协调车辆等,会有非常系统的一整套方案,每一次往返圆满顺利。所以他们跟我出去旅游很高兴,家人也放心。”

      太极有个词叫“化解”,对刘端祥启发很大。他说:“旅游途中肯定会遇到各种矛盾的事情。大家年龄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文化程度不一样,对生活的要求体验也不一样。有人喜欢快,有人偏好慢。那你如何去调整、化解一切矛盾,而不是去激化矛盾,运用太极哲学就可以。太极就是做减法,但太极不需要你去较劲,越较劲越没劲,越达不到效果。所以,在实际当中就要去化解。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位老同志年事已高,在下榻的酒店错拿了别人的手机。服务员看到后很生气,那么对这种情况你要进行调解与化解,跟这个服务员讲清来龙去脉,分析老年人无意识的行径与状态,服务员就能理解了。很多矛盾都能通过太极理念很好地化解了,出行也就和谐了。”


▲刘端祥演练太极拳


      身心康乐,从心所欲

   “练太极拳还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刘端祥介绍说:“习练太极拳,立于大地之上,置于树木之下。站桩、行拳,令人周身通透,身心舒畅。心态好,身体好。我曾前往西藏海拔5013的米拉山口,没有吸氧,都能承受。我六十多岁时一个人背着包周游祖国的壮美山河。如果没有太极拳给打的身体基础,就享受不了大自然与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刘端祥觉得因为习练太极拳,自己的老年生活很幸福。他说:“老人年纪越大,伴儿越来越少。我练太极,交往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受益太极,乐在拳中,还可以深入太极文化,提升文化修养。”


▲刘端祥演练太极拳

      

净化心灵,服务人民

     人之初,性本善,就是真善美。刘端祥认为,太极拳的高级阶段叫“神明阶段”,要求人返璞归真,达到空灵,滋养心灵。通过太极练习,逐步净化自己的心灵,行善明理,不忘初心,追求美好生活。

      刘端祥怀有一颗滚烫的心。他说:“我从小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当了一辈子兵,我实现了这个目标。现在退休了,我还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我觉得年纪大了,把身体练好,少吃药,少打针,少看病,给国家节约,这也是一种贡献。”

     日常生活中,刘端祥是一名热心太极拳公益事业的宣讲者与传播者。他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拳,获益于太极拳,只要有机会,他就会用自己所学给人“指点迷津”。刘端祥说:“太极拳能够服务日常生活。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北京某医院的医生,他每天要做30多个人的肠胃镜,手脚并用非常累。我建议他学太极拳,太极拳讲究沉肩,而不是僵肩。工作中双肩放松,中正安舒,就不会那么累。我去理发也是如此。理发的小伙子一天忙不停,两个肩膀与肘处于紧张状态,我说你沉肩坠肘,然后告诉他含胸、拔背、收腹等一些要领,既让他提升工作效率,又让身体相对处于舒适与平衡的状态。大家开心,我也高兴。”


▲刘端祥演练太极拳


      采访尾声,刘端祥还就如何更好地传承、普及太极拳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他一共说了六点:第一,国家和民间一齐努力,让太极拳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第二,借助影视载体,对太极拳加大力度宣传。八十年代一部《少林寺》让李连杰家喻户晓,李小龙、成龙更是闻名全球。多拍些以太极拳为主要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助力太极推广。第三,习练太极拳从青少年抓起,从学校抓起。把太极引入课堂,引入体育课的必修内容。第四,重点培养和挖掘德才兼备的太极名家、明星人物。以太极名人的影响力,带动更多的粉丝关注太极、练习太极、受益于太极。同时,培养一批有文化、高素质的教练队伍。第五,让太极拳教练知识化,让太极拳运动科学化。太极拳传承至今,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剖析太极原理,充分开发太极拳技理与文化潜能,便于现代人学练。第六,把太极理念引入到各行各业、引入到寻常百姓家。平时抱孩子、拿东西,我们常常腰酸背痛,劳作久了,这是自然现象。如果我们学练太极,提升身体素质,又能更好地运用身体的力量,就能提升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造福大众。



文|罗文荟  剑篆   摄影|金辉


标题:最美太极老人 | 刘端祥:太极哲学 处世之道

地址:http://www.ao2i.com/bjjj/39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