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06字,读完约9分钟
网络陷阱瞄准的是未成年人。
在最近的“双十一销售节”上,许多商家开始红包回扣活动,看到大人们的大额购物,中学生徐心驰向往。 这时,她收到了“送红包回扣,送100次200次”的消息。 她痒得受不了,没有陷入骗子的陷阱。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接触网络非常方便,像徐先生这样的未成年人成为许多骗子最容易诱惑的对象。 兼职刷、套现回扣、游戏代充等诈骗套现已成为未成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的“陷阱”。
中国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新闻网络新闻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网络录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人规模1.75亿,未成年人网络普及率93.1%,未成年人中有自己的互联网普及率。 此外,过去半年内未遇到各类网络安全的比例为66.0%。 也就是说,34%的未成年人在半年内遭遇了网络安全。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最新调查,在各类网络安全事件中,返利骗局、刷单骗局及游戏相关骗局是未成年人最容易“中招”的三种骗局,这种“简单粗暴”且容易识别的骗局未成年。
红包返回陷阱:
一百元还二百元吗? 有学生充值20万元被骗
“前几天颤抖的时候,有人给我发了私信,加了我的qq聊天。 之后,进入他的qq空之间,看到有发红包返利的活动,就用100元还了200元。 我想我可以试试。 用零花钱给他寄了100元,结果他不但没还200元,还了800元。 住在天津的中学生徐先生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说,怀疑自己遭受了网络诈骗。
徐先生偶尔也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加她不为人知的qq号,但是在这个qq号的空之间也有据说可以回扣的宣传图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登录徐先生的qq发现,有一位被称为“鬼少”的qq客户通过qq群发送了临时对话,对话文案是“作为回报吧? ”。
记者回答“怎么玩”后,“鬼少”马上发了照片。 照片上显示“回扣活动,所有的秒都会返回”。 活动项目从支付100元到返回999元,从支付800元到返回18888元不等。
记者质疑为什么要进行“回报”活动,“鬼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发了35万多元的零钱图说“不愁钱,直接发”。
记者在询问“鬼少”如何支付时,加入微信后就可以转账,拉入了刚成立记者的微信“还利群”。 为什么不能直接回899元,或者付10元回20元? 对方说:“活动还有10分钟就结束了。 说“不玩了”,10分钟后解散了还礼群。
偶然的是,10分钟后,另一位顾客“诚实的回扣”向记者发送了朋友的申请,说:“我是福利士。 参加回扣活动吧? 10元回归20元”,同时发了返回成功的截图,说“不能欺骗学生党”。 记者试图寄送10元红包,但并未如截图中所述退钱,而是继续要求寄送更大金额的红包,在记者未回答后,“诚信返利”将徐先生的qq号拉黑。
对此,天津网安相关人士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与这类诈骗“技术含量”较低、反诈骗意识较低的人群相比,“先用伪造的微信转账记录、零钱金额等诱惑受害者,“活动马上结束”等话术引发紧迫感,引发强烈不满。
贝壳财经记者整理发现,有团队与未成年人进行比较进行这种拖欠款项诈骗。 石家庄市公安局6月2日在“‘亮剑’打击整治专项行动阶段战果新闻发布会”上举了类似的例子:今年4月21日,石家庄中学生张某通过手机qq添加了某明星官方的qq号,并在其qq空之间进行了充值。 在对方的引导下,张先生用母亲的手机接二连三地充值20万人,但意识到被骗了。
据石家庄公安局介绍,该事件是石市今年首次发生的与未成年人电信诈骗事件,专案组详细整理了聊天记录和资金流向,发现被害人以扫码形式转账给嫌疑人。 这样的收款代码大多是分布在广东、湖南等地的便利店和网上的公共收款代码。 专责小组立即前往现场开展侦查工作,成功掌握3个线下洗钱组和1个线上洗钱组,最终逮捕了包括诈骗、洗钱、qq养号销售号在内的多名嫌疑人。
兼职笔刷陷阱:
你爸爸的手机刷单了,重新注册可能已经万元了。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兼职刷是未成年人、学生党容易被骗的另一大欺诈形式。
因为自己没有生活费来源,只能用父母给的零花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当父母有点不支持游戏消费的时候,很多学生党都想着打工赚钱。
网友说:“一起很奇怪。” “这个兼职的呼叫一开始被要求把支付宝( Alipay )的花呗、芝麻信用、流水新闻发给他。 后来,我申请了支付宝( Alipay )准备金,通过扫码让我把钱打到对方账户上,知道我被骗了。 ”。
对此,贝壳财经记者在网上发现了类似于该网民的“招聘兼职”新闻,并以中学生的身份联系了对方。 对方在得知记者“还在上学,没有支付宝( Alipay )”时,马上告诉记者如何登录父母的支付宝( Alipay )账户,“用你爸爸的手机和我说话”。
之后,对方反复要求记者“在爸爸的手机上”注册qq。 理由是“只能用父亲的支付宝( Alipay )印刷”,一张可以得到30元的佣金。 记者登录后,对方表示要求下载安装名为“刷单助手”的apk链接。 但是,下载后马上安装,记者的手机里就出现了病毒风险的提示。
“这个apk链接很可能含有木马,安装后支付宝( Alipay )容易发生资金泄露的风险”,与此相对,天津网安相关人士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对于这种不知名的apk链接,简单点击 即使没有木马,也很可能有诱导性的“钓鱼”界面。”
金华日报报道过类似的诈骗。 5月25日下午,义乌一名14岁女性悄悄(化名)使用母亲的手机在淘宝网上诈骗被骗者的支付码诈骗,悄悄扫描支付宝( Alipay )的账号、密码、手机号码等新闻并填写后,支付宝( Alipay 过了一会儿,终于登录了支付宝( Alipay ),但花呗、借呗都有透支、借款的记录,共计1.1万元,对方拉黑了她的qq。 对此,义乌市公安局稠江派出所提醒广大家长和未成年人,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不要点击陌生链接、不要乱扫二维码、不要透露重要个人新闻、不要透露验证码等反诈骗措施。
根据贝壳财经记者的调查,这种兼职刷陷阱接触普通客户的方式,大多是在各大论坛上发兼职类的“招聘贴”,借着微信号、qq号等在各大聊天群里“群起轰炸”
此前,贝壳财经记者接触过微信租赁黑生产者,普通客户可以以每天60元的价格租用自己的微信。 记者为了调查,租用自己的微信后,发现微信每天添加几十个“兼职群”,在兼职群中使用机械脚本反复发送“兼职活动”的新闻,以吸引顾客。
游戏诈骗陷阱:
防止中毒,免费送皮肤,解除积分充值? 钱不见了,账号也不见了
除了通过上述qq、微信集团、短片私信等方法接触未成年人外,游戏中的诈骗是未成年人容易遇到的另一个陷阱。
《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网络招聘情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手机游戏比电脑游戏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更广泛地参与。 调查显示,各学历段未成年人玩手机游戏的比例均在五成以上,小学生读者玩手机游戏的比例为51.1%; 初中和高中生读者分别占61.2%和59.2%; 中职学生读者达到71.7%。
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充值积分券、购买“皮肤”等游戏道具、防止沉迷等是许多学生党玩家的“刚需”,因为这许多骗子对此进行了诈骗。
“学生党”王者荣耀玩家“嘉尔”遇到过这样的诈骗。 “以前,我搜索过自称能帮助中毒的人。 我转了30元。 之后,我收到了腾讯的防止中毒的邮件。 自以为成功了,这封邮件是高抄袭的,也没有解除中毒防止。”
“嘉尔”告诉记者,这种诈骗金额还很少,围绕游戏的诈骗多种多样,“比如说免费赠送皮肤,实际上登录账号转移微信零钱的人,以及100元代充值300元积分券的人,都是经
重庆市开州区公安局官方微信公众号,4月17日,10岁儿童使用父母手机在游戏交流app上以“认师傅,免费发送皮肤”的名义被他人注册微信账号和密码,注册后绑定卡8100元。
据报告,在未成年人遭遇的网络安全事件中,账户密码被盗的占19.8%,电脑和手机中病毒占15%。 4%、网络诈骗11.4%、个人新闻泄露6.4%、66.0%的未成年人在过去半年内未遭遇过网络安全,超过全体读者的55.6%。 《报告》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未成年读者与成年读者相比,使用网络的机会较少,遭遇网络安全的可能性较低。 未成年读者网络安全意识薄弱,遭遇非法侵害但无法感知。
针对回扣诈骗等未成年人遭遇的网络“陷阱”,西湖公安局反诈骗中心表示,家长应采取自己的手机支付安全措施,避免轻易告知孩子手机密码支付、银行密码支付等重要消息 然后,通过交流告诉他们不要盲目扫描二维码,以免强制安装恶意软件和木马病毒,不要盲目点击不知道来源的链接,进入网络钓鱼网站。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罗亦丹
标题:“兼职刷单、红包返利、游戏诈骗…互联网陷阱盯上未成年人”
地址:http://www.ao2i.com/bjjy/17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