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58字,读完约11分钟

霞客进入校园

我带您参观新闻网教育频道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s2/]

于伟: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年被新闻网选为“中国好校长”。

新闻网:你是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也是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校长,这在整个中国教育界比较少见,从事理论研究在实践中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会遇到一点困难吗?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于伟:对我来说,长时间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一下子来到小学当校长,确实落差很大。 例如,工作节奏不合适,小学节奏快,中午休息时间短,大学休息时间比时间长。 例如,大学走廊很安静,小学不同。 下课后,走廊里也包括操场,到处都是孩子们吵闹的声音,所以真的很不习惯。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我认为这是表象。 更大的不适应是学校任命我为小学校长。 我的第一反应是去小学能做什么。 我能成为这位校长吗? 你能管理这所学校吗? 特别是小的是以前流传下来的学校。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新闻网教育频道“霞客”栏目采访了伟校长

新闻网:你刚附小不久就提出了“坦率教育”的理念,其实在你从事漫长教育的过程中,已经有十几年的积淀。

于伟:我在附小大略三个月的时间里提出了“坦率的教育”,但实际上我关注“坦率”这两个字有十几年的时间。 “直率”二字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首任系主任陈元辉的启发,他说中国有最早的教育哲学“中庸”。 中庸有三句话,表达了中国的教育哲学思想——天命的述性、坦率的述道和修道的述教。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我把那个作为知识进行了研究。 因为我是搞教育哲学的,所以没有想过把它变成教育理念,也没有想过把它落下。 现在,经过这三年多的实践,我认为“坦率教育”这四个字很好,很值得。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新闻网:刚才说了“修道之谓教”,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

于伟:所谓“修道的所谓教”,就是按照人身心迅速发展规律的优势,促进一个身体的迅速发展,或提高一个身体的边界,这就是教育。 修业代表着教育、道德、修养和修炼的含义。 如何教育,必须考虑孩子身心快速发展的规律优势,不能简单从社会、成人的要求出发,我认为那样效果不好。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新闻网:你的《坦率的教育》讲述了如何理解孩子是哲学家、艺术家、梦想家、“孩子是哲学家”。

于伟:这不仅是你,我自己也在问。 这句话有道理吗? 能站起来吗? 为什么说孩子是哲学家,他有资格成为哲学家吗? 我认为这句话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理解。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首先,孩子对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 从那里开始,他和哲学家的质量很接近。

其次,孩子们在现实中不断提问,虽然不能说他提出的问题是哲学问题,但确实有根本性的问题。 例如,人死后是否有灵魂,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什么会有贫困和富裕之分,为什么1+1=2……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新闻网站:这就是人类最本源一直追求的一点思考。

于伟:孩子真正的好奇心带来的问题很宝贵,我们常说要好好进行创造教育,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维持创造的欲望。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孩子们

新闻网:钱学森的提问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钱先生提出,为什么中国学生不能培养创新人才? 这证明了教育正在取得成绩。 另外,有点问题。 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有那些问题?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于伟: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毕竟从人的生存需要中学习。 为什么有些孩子不想学习呢? 我们的复印和做法也许有需要改善的方面。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小学的重要任务是让孩子学习,其次是学习。 如果一个孩子小学毕业喜欢学习,想上学,并且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我觉得会相当好。

我们的教育也有一律完美主义的倾向。 喜欢一个尺度,要求所有的孩子,让孩子们站整齐,坐整齐,回答,要求老师把教案写干净。 我认为这个方法必须改变。 否则孩子的个性会迅速发展,老师的个人教育风格会受到影响。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于伟接受了新闻网“霞客”的采访

新闻网:东师附小课改正在进行中,教育研究有东北师范大学队的支持。 现在东师附小在教育上有什么突破呢?

于伟:附小作为东北师范大学的附小,确实很有特点。 有人问东师附小有多少专家支持? 理论上,东北师大的所有老师都是我们的专家,一千多人以上。 这是非常罕见的资源和智慧袋。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在我们研究坦率的教育时,小组提出了这三个词。 也就是说,有根源,有个性,有过程。

为什么说“有根源”? 有人说小学教育有多难? 小学教育看似简单,但实际并不简单,所以我们必须仔细研究学科的根源。 例如说国语,说数学,就必须刨根问底。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二是明确孩子的输出和学习。 学过的方法,教过的方法,怎么用,为什么要用。

第三,我们特别提倡“有过程的”归纳教育。 目前,我国中小学还从通常开始以个别演绎教育为主,归纳教育相对较少,但归纳教育更适合培养创造性人才,有助于孩子们提出各种观点。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新闻网:你提到的归纳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方法?

于伟:概括的教育是提倡从个别到常规的教育,比如语文课通常讲范文,孩子们按照范文写作文。 我们提倡概括性教育,可以调动工作,让孩子们先写。 比如写南湖公园,这个班的40个孩子有7种做法,经过讨论,最后总结出了和老师预先设想的一样的做法。 但是,对孩子们来说,结论是一样的,经验的过程是不同的。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霞客》访问现场

新闻网:在中国的教师队伍中,一些老教师进入了职业倦怠状态,东师附小老师是如何保持这种工作热情的?

于伟:我附小三年多了,有强烈的感情。 附小的老师很敬业,希望研究。 他们对教科书不满意,对教材不满意。 探索成千上万的新做法、新思路,让孩子们更有效、更快乐地学习。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其实小工资待遇也不高,为什么老师想做呢? 他觉得这个氛围很好,团队很好,大家都在想如何改善教育,如何促进孩子的快速发展,这让我特别感动。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新闻网站:虽然说坦率的教育落地有环境,但我们也看到了附属的整体空之间非常大。 有人说这不是在活动空之间,而是在教育空之间,这是基于什么理念?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于伟:价格很贵。 例如,附属的走廊比其他学校的走廊宽得多。 其他学校用于教室的空间的附属小学变成了走廊,宽8米左右。 这种开放有什么好处呢?例如,墙壁滚动,会有利于学生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交流。 走廊里有十几块面板,孩子们的作业可以贴上充分交流,能够充分注意是空之间的特点。 东北的冬天很冷,出门不方便,孩子们可以走8米宽的走廊。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新闻网站:上课的学生很活跃,有转圈的,有跑步的,有玩各种各样的,有打牌的,都很惊讶。 老师说,我们不是让他们玩什么,而是让他们有安全感。 这种开放的思想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呢?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于伟:这已经在形成之前传了下来。 我们的地面都很硬。 冬天下面有地热,保障学生的安全。 孩子们可以放松地趴在地上,自由地玩耍。 我觉得孩子和大人的重要区别是他没有坐得那么直。 他不能跑。 你能爬吗? 我不能跑。 另外,还可以滚动。 这是孩子的优点。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新闻网教育频道的主持人和东北师大附属小学的孩子们

新闻网站:常说的话是“玩”,对学生来说是玩。 在老师的教育研究中,你也玩。 表现为随性,但实际上体现了教育理念。 你认为“玩”是什么意思?

于伟:对学生来说,玩耍意味着要保护天性,让孩子尽情玩耍,才能积极学习。 玩耍也是孩子们智慧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前有句话叫“戏弄少年出英雄”。 玩花可以说明他智商多,智慧多。 所以好的智慧才能都玩。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教师也是如此,但其实教师压力很大,特别是小老师,他看了那么多材料,有那么多问题要研究。 我说的玩法是说有趣的事,研究自己喜欢的问题,在研究中得到幸福。 这样的话,可以持续很久,减少工作的疲劳。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课程的日常

新闻网:坦率的教育提出了三个词: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 这三个词怎么理解?

于伟:从保护天性为出发点,尊重个性是重要的环节,坦率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性,为孩子们将来成为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础。

新闻网站:“天性”这个词怎么理解?

于伟:在天性的很多方面自然性、遗传性,比如孩子们天生个性就有差异,有的人易怒,有的人温和,有的人难以控制自己。 孩子们天性造成的个性差异是老师必须充分尊重和充分考虑的。 只有这样才能合着人教。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我们教育界有一句话叫开锁。 所以,我们必须尽量考虑学生的不同。 这样的教育更有效。

社会性别包括培养未来的市民。 我们着重谈几个方面的观念,如规则、合作、责任等。

新闻网:给了孩子们特别多的自由,他们在校园里自由奔跑,自由玩耍,自由学习。 那么在自由和规则之间,付子是如何平衡的呢?

于伟:其实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有边界的。 一年级的孩子也是这样。 一切都是一定规则下的自由。 那么规则是如何形成的,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呢? 附小很重视让孩子们参加。 性教育有“有道理”的说法。 也就是说,老师只有让孩子讲道理,让更多的孩子得到认可,他才能更自觉地去做。 我觉得这很重要。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于伟为博士生授课

新闻网:东师附小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史,一定有很厚的沉积物,附小一直传承和不变的东西是什么?

于伟:我觉得大学定位为附小。 一是这七十年来一直坚持科学实验,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优势,不断研究儿童生长迅速发展的规律优势。

另一个是,永远不要忘记小榜样的领导能力。 小榜样在省内外也有很好的影响。 大学在选校长的时候很重视这个。 我是第十三任校长。 那么,大致有8位校长是从大学毕业的教育系或大学教育系毕业的。 学习教育学的人可能会对教育的认知有更好的了解,尊重教育规律。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新闻网:在著作《教育哲学》中教育有三层含义,教育是什么意思?

于伟:首先,我认为教育意味着善,它使人向善。 如果因教育而使人变坏,大致上我们的教育就有问题。

第二,教育是让人学习“在”的过程。 人不是物,人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和尊严。 我们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富有创造性和活力,我们确实需要培养人。

与新闻网教育频道的主持人于伟交流教学心得

新闻网:年,你被新闻网选为“中国好校长”。 这也肯定了你这一年从事教育工作。 年,中国好校长的评选马上就要到了。 你想对“中国好校长”说什么?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于伟:要说评中国好校长,我应该说很惭愧,也特别感谢新闻网,感谢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我一定会以这份荣誉为动力,搞好小坦率的教育。 我也祝福今年被选中。 包括与会的校长在内,可以更加巩固自己的学校道路,更加规律,满足孩子快速发展的需要。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新闻网站:提出“我们一直从树林里经过”。 这篇《林中路》引用自海德格尔的作品。 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

于伟:我认为海德格尔的“林中路”有这样的含义。 林中路意味着真理的发现过程。 真理是隐藏着还是看起来不普通,那要看你怎么找了。 所以我用这样的话,意味着我们要探索教育的规律,探索孩子成长迅速发展的规律,那是个困难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但是,我想在这条路上辛苦,在这条路上体验一下,去徒步旅行。 所以我在附中提倡。 课程在研究室,我们提倡原生态生活作为人类学的研究。 而且,我认为我们中国的教育理论、教育学科的迅速发展也需要这样的临床研究。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新闻网:林子里有条邪路,走投无路。 我们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像伟校长一样,保护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社会性,让我们的孩子在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下成为更好的自己,健康成长。

“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主持人/文案编辑|王晓霞

视频制作|王谦刘昌

排版编辑|吕梦桐

新闻网站教育频道出品

标题:“于伟:教育意味着善,如果它使人向恶,就有问题了!”

地址:http://www.ao2i.com/bjjy/1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