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7字,读完约3分钟

7月23日,埃尼奖组委会在意大利罗马正式宣布,将第11届埃尼“尖端能源奖”授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 他是迄今为止获得艾尼奖的第一位华人科学家,也是中国国内现任期间获得能源界“诺奖”重大奖项的科学家,颁奖仪式将于10月22日在罗马皇后宫举行。

“问鼎能源界“诺贝尔奖” 华人科学家王中林获埃尼奖”

小城辈出的物理天才

王中林1961年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 1978年进入西北电信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学习物理。 1982年成为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系研究生计划中西北五省唯一被录取的学生。 王中林选择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进入考利教授门下。 考利教授是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学祖师级人物。 就这样,王中林开辟了自己的科学研究道路。

“问鼎能源界“诺贝尔奖” 华人科学家王中林获埃尼奖”

短短四年间,王中林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读博期间,他又顺利地完成了许多研究课题。 1995年,他应聘乔治亚理工大学的副教授,从事纳米科学研究。 第一次来的时候,王中林没有专用的实验室,只能租别人的实验室。 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他用三年时间发表了80多篇论文,获得了终身教授席位。

“问鼎能源界“诺贝尔奖” 华人科学家王中林获埃尼奖”

绊倒你的可能是“积木”

年,有学生在测试纳米发电机时注意到了5v的电压信号。 一开始我以为是误差。 数值比预想的高一位数。 但是,王中林认为其中可能有别的玄机。 仔细研究后发现,此次测试器件采用的材料表面粗糙,实验中封装不稳定,发生滑动,引起摩擦带电。 王中林突然想,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效果呢?

“问鼎能源界“诺贝尔奖” 华人科学家王中林获埃尼奖”

经过整整一年的探索,年初,王中林团队终于建成了新的纳米器件——摩擦纳米发电机。 这个装置可以将微小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更重要的是,摩擦发电具有很强的输出性能,可以实现高达数千伏的电压输出。 通过紧凑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收集行走、呼吸、心跳等日常零碎的能量,转换为电能。 当初的“实验误差”,现在迅速发展了新的研究行业。 王中林说,绊倒的不是石头,可能是积木。

“问鼎能源界“诺贝尔奖” 华人科学家王中林获埃尼奖”

从女儿眼中看到的“纳米爸爸”[/s2/]

王中林热爱中国,积极参与中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 1992年以来,长时间推动了中美科技、教育的交流与快速发展,中国科技界在国际科学舞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很大,协助培养、培训、输送了国内优秀的科研工作者。 王中林积极参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建设事业,他在国内出版了12本中英文著作和编辑书籍,对促进国内纳米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问鼎能源界“诺贝尔奖” 华人科学家王中林获埃尼奖”

在王中林的办公室里,除了满屋子的书之外,最显眼的就是妻子和女儿的照片。 他的妻子为了支持他的工作在家照顾三个孩子。 几年前,亚特兰大当地报纸刊登了王中林的成果,女儿的老师拿着报纸称赞她有个好父亲。 从那以后,女儿自豪地称他为“纳米爸爸”。 有一年父亲节,王中林收到女儿寄来的写着“纳米宇宙最伟大的纳米爸爸”的贺卡,让他很兴奋。 (新民晚报)

标题:“问鼎能源界“诺贝尔奖” 华人科学家王中林获埃尼奖”

地址:http://www.ao2i.com/bjxw/1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