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9字,读完约4分钟

阎摄

王淦昌一家

中关村特楼

在中关村13、14、15号大楼里,居住着60多位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 过去,他们的名字像日月一样闪耀,他们的成果像星星一样闪耀。 这三座大楼可以说是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发端,是我国前沿高科技科学的发源地。 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大师们的背影早已远去,大楼大多为出租人居住。 敲门、在大楼前散步的老人,林镕是谁、邓叔群是谁、戴芳澜是谁,反应摇头。 据悉,3幢大楼已被纳入改造拆迁范围,日前在北京两会上,北京市科协团体提出尽快保护中关村13、14、15号大楼为科学名人集团故居。

“钱学森钱三强赵忠尧 中关村特楼的居民们 组图”

如果不是有意寻找的话,中关村地区很少有人观察那个叫“科源社区”的地方。 从车水马龙的中关村到桥只有几百米的地方,这个古老寂寥的小区像繁华街道喧嚣中的草一样,被完全淹没被遗忘了,已经生锈的铁门,白底黑字匾,上面的“科”字斑驳,“斗” 在寒冷的冬天,13、14、15三座建筑物静静矗立着,如同灰色沉闷的外表,大楼前的小花园都是残骸。 匆匆走过去的行人谁也没看到这里。

“钱学森钱三强赵忠尧 中关村特楼的居民们 组图”

“在我居住的时代,这里是科学家的集聚地,那时三座大楼建成不久,非常西方风格。 ”。 中国科学院原办公厅主任、72岁的柳怀祖说。

20世纪50年代初,中科院选择中关村,作为科研快速发展基地,建设科研大楼作为相关研究所采用,另外还建设了数十栋住宅,作为科研人员起居用。 其中,在原中关村大街(即现北四环半地下隧道段)北侧、中关村西一街西侧、中关村第二小学以东地区,为高级研究者建设了高研楼,其中13、14、15号楼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最好,是国外回来的著名

“钱学森钱三强赵忠尧 中关村特楼的居民们 组图”

当时,中关村还是种小麦和红薯的田地,1955年和父母一起住在“特楼”的柳怀祖是高中生。 在他的印象中,中关村很荒凉。 荒草比孩子还高,南边有很多墓地,“保福寺”确实是寺院,改成了小学,正殿和偏殿被用作教室。

“钱学森钱三强赵忠尧 中关村特楼的居民们 组图”

与此相反,三个“特楼”的条件变好了。 13、15号楼呈“l”形矗立在东西两侧,中央14号楼呈“一”形,楼前为圆形小庭院,外面为冬青,里面种植着各种花草。 一家两口的房间很大,条件最好的14层铺有木地板。

“钱学森钱三强赵忠尧 中关村特楼的居民们 组图”

钱森一家在14楼201室住了4年左右。 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回国,早饭桌子上放着热牛奶,妈妈让妹妹喝,但他俩没喝。 他回忆说,这是因为在美国,牛奶是冷的,没有加热,桌子上的牛奶在两个孩子眼里看起来不像“真”牛奶。 他们俩用英语交流,被旁边懂英语的朱兆祥叔叔问着,大人们哄堂大笑。 当时爸爸工作很忙,出差很久,连妈妈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有时几个月不见人。 回家的时候,他穿着厚厚的毛皮上衣靴子,经常说:“我像在图画书上看到的爱斯基摩人。”

“钱学森钱三强赵忠尧 中关村特楼的居民们 组图”

现在不太为人知,赵忠尧、童第周、蔡邦华曾被称为“三只老虎”。 这个绰号源于他们出生于1902年的虎年,碰巧在“特楼”做邻居。 “特楼”里不仅有学术界泰斗的荟萃,还有十四楼贝时璋的夫人是门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慧的老师,住在一楼的赵忠尧是钱三强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老师。

“钱学森钱三强赵忠尧 中关村特楼的居民们 组图”

住在“特楼”的这些大科学家又像普通人,柳怀祖还记得哪个叔叔在楼梯上遇见过,和他打招呼说:“你在街上走,怎么能看到他们的大科学家?”

那时的多个故事,现在想想都难以置信。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生物物理学创始人贝时璋等4名学部委员每周在院子里等吉普车,到文津街的科学院上班。 “中国植物志”主编林镕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午饭都是包子——因为他去食堂排队让座,他故意晚了,学生又把饭拿到办公室,最终他夏天吃了凉包子,冬天把包子放在暖气里,“

“钱学森钱三强赵忠尧 中关村特楼的居民们 组图”

在儿子钱思慕的眼里,父亲钱三强是科学家、慈爱的父亲、好祖父的好祖父。 在中关村小卖部门口,他每天按时排队领牛奶,到最后住院前为中关村的小学生做的街道食堂,他每天中午为孙子、孙女吃午饭。 女儿女婿不在家的时候,晚上他总是坐在床上给孙子们讲故事,等孩子睡着了再继续工作。

标题:“钱学森钱三强赵忠尧 中关村特楼的居民们 组图”

地址:http://www.ao2i.com/bjjy/17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