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6字,读完约3分钟

海大吴新教授团队在深海大洋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最近,中国海洋大学“筑峰工程”教授吴新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geoscience》上,以其团队利用南洋深层能量传播和混合的最新研究成果( advanced online publication,05/22/)为第一

“海大吴立新教授团队取得重要进展”

南洋在世界海洋和气候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全球海洋热传输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环流和气候变化与该海域跨越等密度面的湍流混合密切相关。 因为这项南洋湍流混合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物理海洋前沿的科学问题之一。 近年来,国际上与南洋混合相比,dimes ( Diapycnalandisopycnalmixingexperimentinthesouthernocean )和sofine ( Thesouthernoceanfinestrcuction ) 虽然开展了包括稍大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但这些计划以ctd和adcp等以前流传的船只观测设备为基础,由于南洋遥远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天气条件,目前的观测仅限于少数局部地区。

“海大吴立新教授团队取得重要进展”

本世纪初实施的全球argo观测计划是海洋观测史上的革命性进展,其目的是利用中性浮标获得全球海洋上层2000-m的温盐结构。 目前,一些新的argo浮标已经使用铱星卫星通信系统传输数据,可以返回垂直分辨率2米的温盐剖面。 这些高分辨率的截面可以识别细尺度上的内波引起的失真。 到年底,这些新浮标在南洋全境累计回归约6000个高分辨率剖面,为认识南洋上层整体混合时空分布提供了可能。

“海大吴立新教授团队取得重要进展”

吴新教授团队与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合作,利用这些新型浮标的观测结果对整个南洋上2000m米混合进行了研究。 南洋混合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地形平坦,扩散系数约,与中纬度大洋内区观测结果相同,在地形粗糙的地方混合明显加强,扩散系数约或更高。 通过估算能量收支发现,这些增强的混合不是正压潮和底地形的相互作用,而是由acc (南极绕流)引起的。 在地形平坦的地方湍流混合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个季节变化信号可以向下延伸到1500m米。 通过计算风生近惯性能,发现在那里的混合由风生近惯性能维持,相应混合的季节变化由风生近惯性能的季节变化引起。 另一方面,在地形粗糙的地方湍流混合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这里为混合提供能量的acc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海大吴立新教授团队取得重要进展”

该研究首次在国际上比较完善,揭示了整个南洋2000-m混合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提高了对南洋深层能量传播和混合机理的认识,从目前国际深海混合研究间歇性局部剖面调查持续覆盖全球的观测研究新时期开始, 最终利用argo观测计划揭示了世界深海混合过程和机理,认识到深海大洋热盐的环流形成和演化,提高了海洋。

“海大吴立新教授团队取得重要进展”

该研究是海大物理海洋国家基金委创新小组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也是推进学校“985”三期物理海洋教育部要点实验室创新试验项目取得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之一,标志着我国深海大洋研究进入国际前沿。 论文作者之一莘大铅是海大物理海洋专业的一年级学生,在深海大洋混合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学校物理海洋研究生的培养水平逐渐提高。

“海大吴立新教授团队取得重要进展”

这项研究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个项目和基金委员会创新小组项目资助。

标题:“海大吴立新教授团队取得重要进展”

地址:http://www.ao2i.com/bjjy/1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