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76字,读完约5分钟

“20天后”章勇(左下一)在北平博艺小学读书时,和同学拍了照片。

“40后”凌丽

“50后”刘俍

“60后”火红

“70后”卢悦

“80后”左月

“90后”李唐

教科书上,张作霖根据杀害革命先驱的军阀、说书人片田芳的说法,这位“东北王”可以说是乱世枭雄。 但是,在张学良的弟弟同学眼里,“张大帅”是个严厉的父亲。

“温习童年 看看“20后”的老照片(组图)”

当时5、6岁的少年,在张家吃饭时,不可思议地在餐桌上摆着好吃的菜,但孩子们只能吃一碗饭,上面沾着芹菜肉丝。

“他们家的规矩就是这样,让孩子从小养成朴素的生活习惯。 ’现在95岁高龄的郄义回忆。

对今天的许多人来说,无论是最新上映的大作还是黑白时代的经典,看电影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在9岁男孩的印象中,看电影就像战斗一样。

在《文革》中,大部分电影变成《毒草》不能公开上映,只能以反面教材的名义在一定范围内播放。 为了看这些“批评电影”,来自部队大院的刘俍和伙伴们,就像“地道战”的情节一样,沿着暖气道,打开检查井盖,通过化妆室进入上映大厅。 或者基于“侦察兵技术训练”的知识,用“载人”的做法,通过窗户的缝隙往里看。

“温习童年 看看“20后”的老照片(组图)”

“对于同一个时代,孩子和大人的观点大不相同。 孩子的眼睛幼稚、简单、可笑,但另一方面,孩子可能没有阶级角度和刻板印象。 因此,可能会更现实,更亲切。 ”。 儿童文学作家保冬尼总结道。

“温习童年 看看“20后”的老照片(组图)”

这位北京作家选出了9位作者,从20世纪10年代到90年代依次出生,请每个人写自己童年的故事,收集了一套题为“中国百年个人童年史”的丛书。

学者周国平通读这九本回忆录,发现同样的北京是北洋、抗战、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文革”和改革开放近百年的变迁轨迹。 作为这本丛书的主编,周国平认为,用童年记忆来表现时代变迁的尝试,为历史记录提供了特殊的立场。

“温习童年 看看“20后”的老照片(组图)”

 ;  ;  ; 发现在“10后”眼里张作霖看起来像掌柜的老人,“50后”即使被批评也能坦然面对

就像穿越时空的舞台一样,这个孩子视点的历史始于近100年前。

《开场白》是1919年出生的郄义讲述的。 他居住的时代,从北京城去西山要骑驴,请保姆照顾富家少爷。 作为张作霖副官之子,邹义可以说拥有很多知识。

“温习童年 看看“20后”的老照片(组图)”

婴儿的时候,他接触过清朝贵族的子孙,见过九世班禅活佛。 在孩子眼里,九世禅是一位脸色褐色的老人,伸出瘦骨嶙峋的右手,在他头上推。

“我突然觉得那是一只多么有力的手啊! ”郄义回忆说。

相比之下,张作霖是个瘦小的老人。 在中南海的殿里,他穿着蓝色绸缎长袍,戴着黑色丝皮小帽子,像商店柜台后面的大掌柜。 当所有人都站起来迎接他时,他不慌不忙地走到古式软床坐下,放下了抽烟的烟具。 妈妈曾拉着邹义叩头。 孩子们还在舞台上看到皇帝跪着喊万岁,他不是皇帝。 为什么……。

“温习童年 看看“20后”的老照片(组图)”

但另一方面,喜欢摆架子的大人物在教育孩子方面是公正的。 郄义及其儿子张学诗(后改名为张学思)张学良的四弟是小学同学。 对班主任大帅的孩子很关怀,张学诗习惯在学校恶作剧,郄义被他欺负。

“温习童年 看看“20后”的老照片(组图)”

之后,校长更换了极其严格的老师。 新班主任无情地用荆条做的鞭子抽张学诗的背,打了血的记号。

事件爆发后,张学诗的三哥带着狱警们冲进了学校。 张作霖知道这件事后,惩罚了兄弟俩,命令老师道歉,并多次让那位老师继续担任班主任。

“谁能想象大人物会如此约束自己呢? ”邹义感叹道:“长大后才知道一个叫张作霖的人一辈子都做了什么。”

“长大后”——这是很多人小时候记忆中最常用的表现。 对《50后》的刘俍来说,说这句话不仅仅是感叹。

在《国防绿色的童年》一书中,他想起了1966年的围观批斗会的经历。 斗争的对象是有名的“胡子将军”孙毅。 当时,昔日的老红军穿着无领军服,戴着高帽子,手里响着锣,四处游览。 群众走得非常慢,人们呼喊着当时最流行的革命口号,每喊一句,孙毅就响起锣,接着重复。

“温习童年 看看“20后”的老照片(组图)”

刘俍每次喊“打倒反党分子孙毅”时,都发现孙毅自己小声喊的是“打倒孙子”。 不仅如此,他还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像老顽固的孩子一样偷偷向周围的孩子眨眼。

“温习童年 看看“20后”的老照片(组图)”

在斗争结束之前,这位天生幽默的将军依然带着高帽子,慢慢地向四面走回家。 面对大院里的孩子们,他还踩着锣鼓的节奏,摇着头,挥着高高的帽子穗,朝不同的方向做着圆周的动作,孩子们放声大笑。

“温习童年 看看“20后”的老照片(组图)”

“那是老一辈革命家的乐观主义精神”几年后,长大成人的刘俍说:“面对政治浪潮,仍能保持平静的姿态,这是令人难忘的。”

周国平认为,只有通过孩子好奇的眼睛,才能“在大人看不见的、平淡中感兴趣的、平凡中看到真理”。

邦妮认为,史学界长期以来忽视了来自这种儿童的声音和记录。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他说:“这一百年是一个震惊我们的时代,可以表现出翻天覆地的社会乃至地形景观变迁。 近代史也许能记录什么样的大历史事件,但作为经历了这100年历史的孩子,他们在哪里? 他们的声音和复制品呢? 他们怎么生活? 他们经历的乐趣和痛苦是什么? ”。

“温习童年 看看“20后”的老照片(组图)”

这也是她想策划“中国百年个人童年史”丛书的原因。 她认为,作为政治文化的中心,北京的迅速发展历史可以描绘这一百年来中国的历史风景。 这也是她把作者群固定在北京的原因之一。

标题:“温习童年 看看“20后”的老照片(组图)”

地址:http://www.ao2i.com/bjjy/18053.html